自今年6月新蒜集中上市以來,山東金鄉等主產區蒜價持續下滑。國際大蒜貿易網6月監測數據顯示,6月上旬一般混級蒜價格為2.32-2.48元/斤,至19日跌至2.28-2.32元/斤,同比跌幅超25%。為啥跌這么狠?供應端超量是主因:2025年全國大蒜種植面積增加8%,北方主產區單產提升20%-25%,據國際大蒜貿易網5月調研報告,總產量同比多出30%-35%,市場消化壓力巨大。
需求端表現乏力。海關總署5月數據顯示,1-4月大蒜出口量增長7.39%,但出口價下跌12%,印尼、越南等市場壓價明顯;5月出口量同比減少4.89%,東南亞補貨不及預期,冷庫蒜出口放緩。國內餐飲消費雖穩定,但面對龐大供應量難以消化,市場觀望情緒濃厚,成交量低迷。
不過轉機已有苗頭。金鄉蒜農種植成本差異明顯:自種戶成本約1.07元/斤左右,機械化包地戶成本1.30-1.61元/斤。當前蒜米料價格2.0-2.15元/斤,低端貨源跌至2.0元/斤左右,已接近包地戶成本線,蒜農惜售情緒漸起。6月下旬山東、河南部分產區收蒜難度增加,儲存商開始試探性采購,加上6月底至8月為傳統收儲旺季,預計7月中旬后收購量將逐步回升。
對于7月行情,價格大概率延續弱勢但跌速放緩。北方產區新蒜干透后,日上市量或較6月增加30%,且全國冷庫蒜庫存消化率不足40%(國際大蒜貿易網6月數據),儲存商出貨壓力大。去年7月金鄉一般混級蒜月均價3.88-3.98元/斤,今年預計跌至2.20-2.50元/斤,同比跌幅35%-45%。若新蒜價跌破2.0元/斤左右,蒜片價格或下跌500元/噸,但蒜米料價臨近成本線,蒜農惜售將形成底部支撐。
另外,電子盤動向也同樣值得關注:華夏國際大蒜電子盤雜交大蒜DJ2512合約近期博弈激烈,6月21日早盤價格從5108元/噸(約2.55元/斤)沖高至5168元/噸(約2.58元/斤),隨后震蕩回落至5144元/噸,當日成交量近7萬手,持倉量突破53萬手,多空雙方日內反復拉鋸,盤面波動對現貨跌勢形成緩沖。
當前現貨市場博弈加劇,華夏國際大蒜電子盤交易平臺因其具備交易透明和風險對沖的屬性,10萬元保證金就能做50噸大蒜的交易,資金使用比傳統囤貨模式靈活得多,效率能提升好幾倍,而且電子盤數據和現貨市場是聯動的,成為行業跟蹤價格、管理庫存的重要工具。雖說短期內大蒜現貨利空因素依然占據上風,但成本支撐和收儲預期讓大家還有點盼頭,接下來大家多關注產區天氣、庫存去化和出口訂單,說不定啥時候價格就扭轉局面了。
1.本文為國際大蒜貿易網原創文章,如果您有轉載意向,請聯系國際大蒜貿易網客服0537-3163971,獲得國際大蒜貿易網同意后方可轉載;未經國際大蒜貿易網允許私自轉載的,我們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2.文中闡述的觀點及立場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國際大蒜貿易網的觀點及立場;
3.文中提出的意見及建議僅可作為參考,不可作為您存儲、購銷、投資等的直接依據。國際大蒜貿易網不對您由此產生的虧損負責。